数字·智能的世界 ——首届哲学社会科学青年科学家论坛 二号通知
2022年11月18日—20日 上海交通大学
“乾坤日月当依旧,昨夜今朝却异同。”智能工具的广泛应用,让人类步入了数据和算法驱动的智能时代,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第五篇“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中,描绘了数字化转型、智能化转型的宏大蓝图。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不仅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的“驱动力”,同时,也在经济、法律、传播、文化等更广阔的人文社会领域展开,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生活福祉。 在日新月异的“数字·智能”的世界,学科界限被打破,现代社会治理与人文社会科学面临诸多新命题。为紧随时代步伐,助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由上海交通大学文科建设处、上海交通大学期刊中心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承办的“数字·智能的世界——首届哲学社会科学青年科学家论坛”(原定于2022年10月22日-23日),将于2022年11月18日—11月20日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方式举办,邀请知名专家学者、重要专业刊物和知名大学学报主编参加此次盛会,从经济、管理、法律、传媒、人文等多学科视角出发,交流“数字·智能”的新理论、新问题、新方法。
一、主要议题(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主题,下设分论坛) 1、数字·智能与经济:数字化与高质量发展、科技金融、数字化与平台经济、智能互联与城市治理、人工智能与就业、人工智能与养老行业发展、元宇宙与数字经济等。
2、数字·智能与管理:数字化与企业管理、数字化与人力资源、数字资源开发与应用、数字化与供应链、智能制造与商业模式变迁、智能互联时代企业的发展等。
3、数字·智能与法律:公共数据的法律问题、数字政府的法律框架和治理变革、人工智能和算法规制、智慧司法、隐私保护与数据合规、数字经济与智能产业监管等。
4、数字·智能与传媒:马克思主义的数字化传播、国际传播、智能媒体、青少年与数字媒体素养、数字文化产业等。
5、数字·智能与人文:科技人文、数字人文与算法、数字历史、科技哲学、语言科学、机器翻译、智能教育等。
二、主编对话会特邀嘉宾(部分,排名不分先后) 1. 张跣(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文学部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2. 梁展(《外国文学评论》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
3. 朱鸿军(《新闻与传播研究》执行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4. 沈开艳(《上海经济研究》主编,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5. 王锡锌(《中外法学》主编、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法治与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6. 傅敬民(《上海翻译》主编、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7. 杨枫(《当代外语研究》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三、主旨发言特邀专家(部分,排名不分先后) 1. 王宁(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资深教授、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 季卫东(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人工智能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3. 喻国明(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与未来媒体实验室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4. 高奇琦(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教授、华东政法大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指数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5. 吴赟(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院长,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6. 宋华琳(南开大学法学院院长、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7. 朱春阳(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复旦大学媒介管理研究所所长、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8. 罗俊(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系统管理学报》编辑部主任、国家自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四、会议主持人(部分,排名不分先后) 彭青龙(《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版)》主编、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陈华栋(《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版)》副主编、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罗守贵(《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版)》副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安泰与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
刘帮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版)》副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蒋红珍(《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版)》副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
徐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版)》副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
特邀主持人:刘建军(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
尚必武(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长聘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杨明明(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都岚岚(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吴攸(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长聘教轨副教授)
五、会议安排 11月18日 14:30-17:30 主编论坛 11月19日 8:30-12:00 主旨发言 11月19日 14:00-17:00 平行分论坛
六、参会方式
会议议程与链接将于3号通知公布,欢迎关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公众号。
本次会议不收取报名费。
七、分论坛报名 请有意愿在分论坛上发言的参会者于2022年10月31日20:00前填写下方报名表。发言形式为线上。我们将于2022年11月10日前向通过筛选的报名者预留的邮箱正式发出邀请函,请下方扫描二维码填写会议回执。
凡通过筛选并在分论坛上宣读过论文的参会者可获得发言证书,论文择优推荐发表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版)》上。
联系人: 黄老师(18817527797) 孙老师(18018595923) 杨老师(13661682539)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文科建设处 上海交通大学期刊中心 承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新科技人文》(New Techno-Humanities)编辑部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编辑部 协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交大法学》编辑部 Emerging Media: Technology, Industry and Society编辑部 《当代外语研究》编辑部 (协办单位持续更新中)
2022年10月1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