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资料名称:2024-1992年上市公司企业研发联盟数据
2.测算方式:参考《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杜传忠(2024)老师的做法,本文通过智慧芽(PatSnap)专利知识产权官网检索搜集了全球专利数据库中2023~2008年的专利数据,检索字段包括“标题”“摘要”“当前申请(专利权)人”“申请日”“到期日”“IPC分类号”等,并依据“专利权人”文本信息检索企业合作研发数据。具体检索过程为:(1)首先从原始专利申请数据中筛选专利权人数量≥2的专利数据,同时剔除专利权人包括“大学”“科研机构”等不以企业作为研发主体以及专利信息统计不完全的专利数据;(2)将专利申请数据与A股上市企业数据相匹配,若企业存在联合申请专利数据,则认为存在A股上市企业研发联盟;(3)依据企业间达成合作专利的公开时间等信息,识别出研发联盟首次得到专利产出的年份,即为企业参与研发联盟的“政策”处理时间;(4)最后对检索处理后得到的专利数据进行相应的人工检查与修正。具体做法如下图所示
由于智慧芽上的专利数量比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数量少,并且国家知识产权局比较权威,因此此次做法采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所以样本量比较多,此数据将研发联盟识别出来,但是未进行psm匹配,大家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进行匹配
最终结果为如下
股票代码 年份 是否参与研发联盟 年度合作专利数量 年度合作伙伴数量 首次参与研发联盟年份 累计合作专利数量(截至当年) 累计合作伙伴数量(截至当年)
3.资料范围:3万多个样本(这里是全部识别为1的研发联盟样本),3000多家企业,包括原始数据、数据处理代码及最终结果,大家可以验证一下确保准确性!
4.参考文献:
杜传忠,薛宇择.研发联盟、开放式创新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4,41(12):111-132.DOI:10.13653/j.cnki.jqte.20240926.005.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建议用 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