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资料名称:2023-2002年上市公司企业创新绩效期望落差数据
2.测算方式:参考顶刊《中国工业经济》连燕玲(2023)老师的做法,该变量衡量了企业实际创新绩效低于创新绩效期望的落差程度,即企业陷入创新困境的程度。借鉴以往财务绩效反馈文献(连燕玲等,2019),本文通过“确定绩效指标—构建绩效期望—求取绩效期望落差”三步法计算创新绩效期望落差:①利用专利申请数作为度量企业创新绩效的基础指标。由于外观设计专利对制造业企业核心技术能力提升的影响较弱,本文仅利用企业当年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数。此外,考虑到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存在波动性和滞后性,导致专利申请数存在间断平衡的分布特征,本文采用3年窗口期来考察企业创新绩效(IPi,t),即从t-2期到t期专利申请数的均值(MartinezNoya and Garcia-Canal,2021)。②绩效期望根据参照点的不同可以分为社会绩效期望和历史绩效期望。鉴于制造业企业技术能力比较更多地源于其能否超越同行业竞争者(Rothaermel andBoeker,2008),而非制造业企业对自身过往的对比,本文在基准检验中首先采用社会绩效期望法进行测量,并在后续稳健性检验中进一步采用历史绩效期望法。具体做法如下图文献图片所示
3.资料范围:4.9万个样本,4775家企业,具体指标为 Stkcd year 历史创新绩效期望落差 行业创新绩效期望落差(社会期望法测量) 缩尾后历史创新绩效期望落差 缩尾后行业创新绩效期望落差
4.参考文献:
连燕玲,郑伟伟,高皓.创新困境下的制造业企业战略响应——基于创新绩效期望落差与响应式搜索行为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23,(08):174-192.DOI:10.19581/j.cnki.ciejournal.2023.08.010.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