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名称: 1933年全国287城市铁路开通数据(民国开通变量)-工具变量
2.数据来源:《中国铁道便览》(1934)提供的铁路全图,并参照白寿彝1937年所著《中国交通史》
3.数据介绍:对于现在的各样本城市在1933年是否通铁路的信息,章元和刘修岩(2008)依据《中国铁道便览》(1934)提供的铁路全图,并参照白寿彝1937年所著《中国交通史》,确定在当时是否有铁路通过,只要当时的铁路线通过了现在的样本城市所在的位置,就认为这个城市在当时有铁路通过。章元和刘修岩(2008)发现,在187个样本城市中,共有67个城市在1933年是通铁路的。
田坤等(2022)参考章元和刘修岩(2008)的工具变量选取思路,通过民国时期的铁路开通信息构建历史线路的工具变量。通过手工查阅《中国铁道便览》(1934)和《中国交通史》(1937)来确定本文的所有样本城市在民国二十二年是否开通铁路的信息,如果当时的铁路线路经过了本文样本城市,则取1:否则取0。构建了虚拟变量“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是否开通铁路”作为高铁开通的工具变量,并将此虚拟变量与高铁开通的各年份相乘作为工具变量。
格式1 1933railway.xls,格式2 1933railway.dta
4.计算说明:287个城市,可作为工作变量
5.参考文献:
[1]田坤,行伟波,黄坤.交通基础设施升级与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高铁开通的实证研究[J/OL].经济学报:1-25[2023-03-07].
[2]章元,刘修岩.聚集经济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世界经济,2008(03):60-70.
[3]Xu, M., et al. (2022). How does economic agglomeration affect energy efficiency in China?: Evidence from endogenous stochastic frontier appro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