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驱动的创新”即从科学新发现出发推进的产业技术创新。国际上第二、三次产业革命的实践表明,“科学驱动的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根本性源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需要强调的是,原创性创新、颠覆性创新成果更多地来源于“科学驱动的创新”。
2012年党中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2014年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其后提出“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在现阶段谋求“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方针背景下,“科学驱动的创新”正越来越多地得到科学界、产业界重视。为深化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创新与发展理论研究,《科研管理》编辑部与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兴技术管理研究所、企业研究中心)联合,拟于2025年7月12-13日在成都举办首届“科学驱动的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培育”专题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针对《科研管理》编辑部2025年度专题征文(二)举行。
本次学术研讨会由《科研管理》与《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Policy》(IDP)提供学术支持。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科研管理》主编穆荣平研究员,电子科技大学新兴技术管理研究所所长邵云飞教授担任大会主席;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雷家骕教授,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鲁若愚教授担任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
会议诚挚邀请国内外学界同仁参加此次学术交流并分享研究成果。会议将通过专家匿名评审投稿论文并选出优秀论文,按照主题和期刊要求推荐至《科研管理》和《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Policy》(IDP)期刊发表。征文议题
本次会议主题是“科学驱动的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培育”。力求通过学术研讨交流,提炼科学驱动的创新引发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模式、路径和所需的创新生态及产业生态,探讨未来创新与发展的新思路,为更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建言献策。征文议题包括且不限于:1.中国情境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应有的内涵及其特征2.科学驱动的创新的过程逻辑3.不同学科领域科学驱动的创新之“创新链”的差异4.自由探索、有组织科研在科学驱动的创新中的作用5.央企、大型民企、专精特新企业有助于科学驱动的创新的体制机制构建6.国际上科学驱动的创新引发新兴产业形成的典型案例7.国内环境下科学驱动的创新引发新兴产业形成的典型案例8.科学驱动的创新所需要的创新生态及产业生态9.不同职能、类型科学家在科学驱动的创新中应有的作用10.我国各层类科研机构在科学驱动的创新中的恰当角色及应有作用11.以科学驱动的创新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需要关注的重点领域及发展路径12.人工智能优化科学驱动的创新的过程逻辑与实现机制13.科学驱动的创新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成长14.科学驱动的创新与大学及科研机构的人才培养15.活跃科学驱动的创新的科研体系改革16.企业开展基础研究的相关问题研究17.科学家兴趣驱动科学发展的相关问题研究
专题召集人
雷家骕(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鲁若愚(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张 帏(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
专题组稿专家:余 江(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邵云飞(电子科技大学新兴技术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马鸿佳(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教授)张俊芳(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李天柱(贵州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
征文要求
论文要求:论文中英文均可,须提交全文。论文篇幅10000-14000字,摘要300-350字。每篇论文均应有标题、作者姓名、单位、关键词和论文摘要。按照《科研管理》体例要求排版,英文文章参考《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Policy》(IDP)要求排版,提交至邮箱:kygl@casisd.cn。请投稿时备注:“科学驱动的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培育”栏目。邮件主题及附件均命名为:“论文名称+作者+投稿单位”,来稿请在首页用单独一页注明作者的姓名、单位、职称、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和Email地址、微信号等详细信息。征稿截止时间:2025年5月31日。
拟出席会议嘉宾
胥和平,科技部原调研室主任,研究员穆荣平,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科研管理》主编周 济,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王永贵,浙江工商大学校长,教授毛基业,上海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学术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