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小木头333 于 2024-8-7 10:54 编辑
1.资料名称:2022-2006年中国城市绿色经济效率、地级市绿色经济效率数据
2.测算方式:参考《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李金林(2021)老师的研究,因此,基于“绿色经济效率”的概念,采用资本投入、劳动力、资源投入(主要为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等代表生产的投入变量,GDP则代表最终的期望产出,用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量来表示非期望产出。同时,选择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来对上述投入产出变量进行综合测度,最终所得到的结果即可表示为绿色经济效率。其中,在 SBM模型里面包含 n个决策单元,而上述的投入变量(即 x ∈ Rm)、期望产出变量(即 yb ∈ Rs2)以及非期望产出变量(yb ∈ Rs2)都包含在模型的每个决策单元中,与下方文献做法一致!
3.资料范围:4795个观测值,282个城市,若数据存在缺失使用线性插值法补齐,包括原始数据、参考文献测算方式和最终计算结果,大家可以验证一下确保准确性!
4.指标范围:采用super-SBM模型进行测算,我们一共根据参考文献做了五种方法,李金林老师只是其中一种其他的类似,大家可以做核心解释变量和做稳健性性检验
(1)原始数据:year city 固定资本存量万元 能源消耗总量万吨标准煤 从业人员数(万人) 实际GDP(万元) 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万吨) 工业烟粉尘排放量(万吨) 工业废水排放量(万吨) (2)最终计算结果:year city 超效率SBM
5.参考文献:
[1]李金林,陈立泰,刘梅.互联网发展对中国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31(10):149-157.
以下我们都根据参考文献的做法进行了测算绿色经济效率,大家可以做稳健性检验
[2]方杏村,田淑英,王晓玲.财政分权、产业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基于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9,(11):164-172.
[3]陆凤芝,王群勇.产业协同集聚如何影响绿色经济效率?——来自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J].经济体制改革,2022,(06):174-182.
[4]焦嶕,郭金花,赵国浩.数字产业集聚、地方政府竞争与城市绿色经济效率[J].经济经纬,2023,40(06):51-60.DOI:10.15931/j.cnki.1006-1096.2023.06.006.
[5]朱洁西,李俊江.数字经济、技术创新与城市绿色经济效率——基于空间计量模型和中介效应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23,(02):65-80.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